实验室专用洗瓶机清洗原理解析
点击次数:101 更新时间:2025-04-11
实验室专用洗瓶机是一种用于高效、标准化清洗实验器皿(如玻璃瓶、试管、烧杯等)的设备,其工作原理结合了机械作用、化学清洗剂和热力消毒,以确保器皿的洁净度和无菌性。以下是其核心清洗原理及关键步骤的解析:
1.预处理阶段
目的:去除器皿表面的大颗粒残留物(如化学试剂、生物样本或固体杂质)。
方式:通过高压预冲洗或浸泡软化污渍,避免后续清洗过程中堵塞喷淋系统。
2. 主清洗阶段
高压喷淋系统:清洗机内置旋转喷淋臂,通过高压水流(通常为多角度、高流速)对器皿内外表面进行冲击,物理剥离附着物。喷淋臂的旋转设计确保水流覆盖所有角落,尤其针对复杂形状的器皿(如细长试管、带螺纹的瓶口)。
注入碱性或酶解成分的专用清洗剂,通过加热循环软化并剥离器皿表面的蛋白质、油脂及生物残留,同时避免对玻璃材质的腐蚀。
采用弱酸性清洗剂靶向去除剥离后的钙镁离子、重金属盐等无机垢,同时避免强酸强碱反应生成沉淀,减少二次污染风险。
3. 漂洗阶段
目的:清除清洗剂残留,避免二次污染。
多级漂洗:通过多次循环的纯水(如去离子水或RO水)漂洗,清除残留清洗剂热风循环技术快速去除水膜,确保器皿无痕无水渍。
4. 干燥阶段
热风干燥:利用高效风机和加热元件(如电热管)产生热空气,快速蒸发器皿表面的水分。
干燥温度:通常为70-120℃,确保器皿快速干燥并避免水渍残留。
以上就是实验室专用洗瓶机清洗原理解析,希望对您有帮助。